免費服務熱線
400-705-1919
時間:2018-04-11 13:35:07 點擊:728次
來源:醫藥經濟報
去年是醫藥電商的分水嶺,隨著新一輪政策的落地,整個行業面臨決策的重新布局與調整。不久前,軟銀中國投資叮當快藥,進一步布局醫藥電商,叮當快藥成為軟銀中國投資的首家基于“新零售”的醫藥電商平臺。借助醫藥新零售的布局,醫藥電商進入到真正靠戰略布局與企業管理出績效的實力比拼階段,新零售將成為醫藥電商行業的“新風口”。
格局分化
從醫藥電商的B2B、B2C發展現狀來看,短期內依然難以突破;而在O2O方面,制約其發展的因素有藥品來源、物流、消費者需求等方面。目前較為有優勢的快方送藥和叮當快藥,會兩分天下還是一家獨大,2018年也許可以見到端倪。
而在醫藥電商第三方服務領域內,長期低調發展的店訊通等有可能脫穎而出。這類第三方服務平臺電商發力于醫藥零售終端小生態的整體解決方案,用互聯網手段搭建新零售的動銷運營服務體系,連接藥廠、藥店、店員、門店會員、醫生整體解決體系,幫助解決藥廠與藥店連鎖之間的動銷痛點,解決藥店會員服務及利益關聯的問題,解決處方服務的問題。
換道再戰
作為醫藥電商主體的B2B、B2C、O2O,盡管并未如預期那樣發展得方興未艾,但其在新時期、新階段卻有著不同的發展狀態與側重點,有觀點認為醫藥電商主體或將轉換車道。
1.B2B方面,受“醫藥分開”“兩票制”等影響,藥企和流通企業紛紛發力自建電商平臺。隨著“兩票制”推進,社會化的藥品采購或為醫藥B2B帶來發展空間,醫藥B2B將持續升溫。在筆者看來,B2B的核心能力不在于渠道端,而在于產品端和營銷拉動(C端),目前無論是平臺型B2B,還是自營類,僅僅是改善效率,沒有形成增值,商業價值沒有得到充分體現。隨著O2O市場發展,B2B+O2O也許將構建持續性的醫藥B2B模式。
2.B2C模式主要的實現形式就是品牌旗艦店,其核心競爭力將由價格競爭,逐步過渡到產品力競爭。這樣,平臺和代理服務商的作用將非常關鍵,B2C從業者將從互聯網營銷專家變成產品營銷專家。
3.O2O市場站在行業發展新風口,資本合作將在該領域熱鬧起來。有機構預測,2018年O2O市場規模將達到30億規模以上,其中85%以上是OTC藥品,未來有望在OTC產品的銷售上與B2C持平。當然,這種轉變體現在現有線下銷售痛點環節的優化與提升方面,逐步真正實現互聯網對連鎖門店的賦能。
服務延伸
隨著新醫改、互聯網+、醫藥新零售等因素正深入影響醫藥電商行業,2018年是醫藥電商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一年,多種形式的創新將有利于醫藥電商發展,或將為行業創造發展的良機。如今,醫藥電商的概念已經逐步擴大化,衍生出醫藥營銷、醫藥O2O、藥材交易、藥事服務等一系列以藥品為核心的新服務等,并且認為醫藥電商格局的變量核心在于延伸。
首先,醫藥電商的核心在于要回歸本質。不管是商業、產業,還是創業或者投資,都要圍繞商業本質。例如,現在熱門的AI。商業本質在于盈利,如果看不到盈利預期,投資人肯定不敢投資。
其次,圍繞產業、提升效率、優化環境是醫藥電商的重點,把接受能力強的經銷商利用起來,轉化優質功能。比如啟賦資本投資的思貝克,主要解決“采購難和融資難”兩大難題,把工業平臺搭起來,加上金融、大數據以及銀行的資金對接起來,實現優化。
第三,產品營銷能力,將成為醫藥電商的核心。無論是B2C還是O2O,亦或B2B,核心是構建產品的營銷體系,為藥企提供更加高效、增值和持續性的營銷模式。
最后,醫藥電商一定要由單一業務延伸到綜合業務。隨著2017醫藥零售新政策的推出以及新零售商業模式越來越被行業認可,未來單純的醫藥電商從市場面、政策面已經很難有存在的空間。醫藥電商將與其他商業形式相融合才有發展的出路。如果不具備延伸性,企業的價格就大打折扣。(王運啟)